耳仔唔好亂清理

小朋友總是聽不清,不一定是聽覺有問題,可能是耳垢的關係。近日,台灣有名媽媽懷疑兒子聽力出現問題,近日帶他到醫院求診。經醫生檢查後,發現男童的右耳塞滿耳垢,嘗試3次才分別將1cm和2cm的「巨型耳屎」夾出來。

小朋友總是聽不清,不一定是聽覺有問題,可能是耳垢的關係。(網上圖片)

該名媽媽表示,每次跟兒子說話都沒反應,起初以為兒子是反應慢,只好很大聲去叫他。雖然兒子最後會作出回應,但這樣的情況卻維持整整兩年。惟近日媽媽終於帶兒子求診,醫生竟見他右耳道塞滿耳垢,因而影響聽力。

醫生向男童的右耳注射液體,使耳垢軟化再用工具夾出。由於男童年齡幼小,在過程中感到焦躁,媽媽只好抱着他並固定其頭部和身體。醫生最後嘗試3次,成功把1 cm 和2 cm的「巨型耳屎」夾出。由於男童能清楚聽到媽媽呼喚,在治療完畢後,他轉頭回應及露出笑容。

Getty圖片

據衛生署學生健康服務資訊,外耳道耳垢填塞,是傳導性弱聽的常見原因 。少至中量的耳垢不會減弱聽力,但當耳垢完全堵塞耳道時,有可能造成傳導性弱聽和耳朵的不適。

耳垢特別多 (尤其是油性耳垢)及外耳道皮膚新陳代謝較慢的人,耳垢排除能力比較差,有可能發生耳垢堆積在外耳道,日積月累,形成了一個「耳垢塞子」塞住外耳道,造成聽力下降,並有耳塞和痕癢的感覺,甚至耳鳴。

男童聽力出問題求診,醫生夾出巨型耳垢。(網上圖片)

游泳或洗頭之後,水浸入外耳道,耳垢因吸收水分而澎漲,完全堵塞耳道。患者可能突然覺得聽力減弱,並有耳痛的感覺,待乾爽後,才回復正常。

因為會把耳垢推得更深入耳內,堵塞耳道,引起耳朵不適及影響聽力。自己動手挖耳可能會弄傷外耳道的皮膚,若在清理時不慎跌倒或撞傷,更可能傷及耳膜及中耳。使用不潔的工具挖耳是導致外耳炎的常見原因。若棉棒的棉花球在耳內脫落,更會造成異物入耳,對耳朵有不良影響。不過,如果家長遇到新聞中類似情況,又可以怎麼處理呢?

Getty圖片

3招處理耳垢阻塞

1. 當發現聽力減弱及耳朵不適,應儘快請教醫護人員,以確定問題的成因。

2. 純粹由耳垢堵塞造成的不適和弱聽,部分在使用耳垢軟化劑(例如橄欖油)後,有明顯的好轉。

3. 若使用耳垢軟化劑後仍未有改善,需要由醫護人員協助清除耳垢。